特色活动
首页 >> 特色活动 >> 正文

我的初心故事 | 矢志不渝奋斗,溪达四海助人——朱慧楠老师访谈录

作者:  发布:2021-07-23 08:24:05  点击量:

人物简介:朱慧楠,93岁,毕业于中山大学,1956年到华中工学院工作,讲授物理化学。曾任教务处副处长、理化系主任、化学系主任等职,1988年退休,任老年协会副会长,义务工作十年。

“生活的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”,朱慧楠老师的生活便是木心老先生所言的最佳诠释。冷冷清清,是淡泊名利,不慕繁华,守得一方清静与安宁;风风火火,是奋斗不息,功不唐捐,矢志不渝为师生谋幸福。

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

生逢其时负重任,矢志奋斗奏华章。1956年,朱慧楠老师到华中工学院化学教研室工作,讲授物理化学。这时候的化学教研室并未成系,人力、物资匮乏。尽管如此,朱老师甘之如饴,将自己的风华时代献给了化学教学和学生成长,拼尽岁月芳华,讲授物化菁华。课前,她会提前了解学生基础,以便授课时更能契合学生的需要。课后,她也会悉心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,有时还会去寝室和学生聊聊学习,亦师亦友。

正是由于这一份对待教育事业的用心,朱慧楠老师于1960年被湖北省委授予“文教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”称号。也正是因为这份优秀,1965年,朱老师被调任学校教务处副处长。虽然从热爱的教学岗位到未知的行政工作,既非她所长,也非她所愿,但朱老师依旧愉快地接受了工作安排,坚信自己能做好。“不会的可以学,边学边干。有一分热,发一分光”她这么说。

一晃十几年,朱老师在1981年被调回新成立的化学系担任系主任,开始着手筹备化学系的相关事宜。然而,建系千头万绪,并非易事。从前,化学教研室只负责全校的普通化学课程,而建系所必须的化学楼、实验设备、教师队伍几乎为零基础,更别说是一张白纸的教学课程、实验、毕业实习等内容了。悠悠岁月,奋斗不息,朱老师与同事们白手起家,一点一点地为化学系“添砖加瓦”。化学系空间不足,朱老师带领同事去北京高教部答辩,筹建起了化学楼;没有教学大纲,就借鉴兄弟院系的经验,边学边教;没有实验设备,就极力引进……正因为有这样的一批“开山者”,才有了如今的华中大88038威尼斯官网主页。

于此,朱老师只是淡淡地说,作为一名党员,服从党的需要工作,指向哪里就做到哪里是她的责任和义务。当时的思想就是这样纯粹、自然,没有丝毫勉强。

玉汝于成,溪达四海

2020年疫情期间,朱慧楠老师和崔崑院士两位鲐背老人以特殊党费的形式捐出了100万元,被新闻媒体广泛报道,传为美谈。当我们问及捐款缘由,朱老师谦和地说,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,中央七个常委带头捐款,举全国之力支援武汉。我们当时在家里,看到全国医疗队都来支援武汉,心想:我们年纪大的人能做什么呢?不能上战场,不能出家门,所以我们希望以捐款的方式支持抗疫,来表达我们的心意”。

然而,这只是朱老师与崔院士多年来捐款的一小部分。2013年以来,崔崑、朱慧楠夫妇就先后设立了勤奋励志奖学金(每人八千元)和新生助学金(每人六千元),激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积极向上、修养德行、勤奋不息。如今,捐助总金额已达一千万元,可以资助学生逾1400人。崔、朱慧楠夫妇用毕生的积蓄“在大地上画满了窗子,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,都习惯光明”。而许多受过资助的华中大学子在走出社会后,也在资助着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。一份爱心汩汩相传,这是一种别样的传承和回馈。

对于青年学生,他们深情寄语道,“大学是人生中最珍贵、最值得怀念的学习阶段,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这段宝贵的时间,刻苦学习,强健体魄,提高素质,学好本领,提高社会责任感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的贡献!”

不负初心,方得始终

朱老师于1955年5月在中山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,至今已有66年。年少的她认为,国家在一九四九年前后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这都是由于我们的党伟大、光荣、正确。所以,对朱老师而言,入党自然而然地成了一种寻求归属的方式,一种要求进步的途径。

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,同时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,提升自己,这便是朱老师朴素的入党初心。漫漫人生路,朱老师一直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。她始终服从党的需要工作,一旦承担一件事,就要尽全力做到最好。“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,我当时只有这点能力,但我要尽我所有的力量做到我自己认为的最好,这就是我的信条。”朱老师说这些话时掷地有声,听者早已热血澎湃。我辈亦当如此,不负前人所期。

除了学习和阅读,朱老师还在初成立的校老年人协会,担任副会长,负责组织退休人员的文娱活动。她本人参加合唱队。她喜欢英文歌、俄文歌、粤语歌和大合唱,举手投足间仍风采依旧。闲暇时间,朱老师也在不断学习,提升自我。为学无间断,日进而不已。不管是马列主义著作,还是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、办学经验,朱老师涉猎广泛,记满了几十本笔记。退休后,朱老师集中力量学党史。她拿出最喜欢的书《中国共产党历史》与我们分享。厚厚的四本书上满是圈点勾画,封面和尾页记录了阅读开始和结束的时间,时间的刻度记下了朱老师学习的点滴,令人敬服。

 

教书育人,甘于奉献,捐资助人育桃李;心系家国,初心不改,百万党费助抗疫。朱老师始终在奋斗和奉献的道路上坚定前行。纵观朱老师的奋斗历程,我们有太多感动,有太多敬意。就让我们携着这份情感砥砺奋进,坚信“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”

通讯员:蒋杨雯

指导老师:刘赵昊旻

    附采访照片如下:

 

 

 

朱慧楠接受采访

 

朱慧楠记录下读书的起止时刻

 

朱慧楠分享阅读感悟

 

崔崑、朱慧楠夫妇捐出特殊党费100万元助抗疫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版权所有 88038威尼斯 -欢迎光临威尼斯-welcome COPYRIGHT 2014-2021
地址: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88038威尼斯官网主页化学楼  
邮编:430074

  • 微信公众号